30歲後段班過後周遭的朋友很多還想要生第二胎的朋友們。但是年紀大了其實有心無力,能生出來老二的都是在30歲後半吊車尾時候生出來的朋友們有幾位。
這個現象其實呼應到之前提過我周遭這個年紀帶的朋友們晚婚效應。
第二胎生完後生活品質大幅下降的夫妻朋友很多。媽媽們擺脫不掉職業婦女的束縛,又要養育兩個嗷嗷待哺的幼兒。所以本來壓力已經爆表,加上第二胎出生後很多人職業婦女承受不住。
這時候各式各樣的問題慢慢醞釀,等到有爆發時候通常都是不好的結局了。
周遭全職媽媽至少能夠熬過因為她們是選擇當全職媽媽的5%,放棄當職業婦女的媽媽一開始就已經知道自己最重要的工作是先把孩子們帶大,等到孩子上國中之後會繼續找工作第二春。但這樣的朋友真的是少數。
反觀在韓國這個社會底下,全職媽媽的比例高。即使近年來有全職下降趨勢,但維持在一定比例,韓國年輕媽媽們周遭20~30歲年輕媽媽都是選擇只生獨生子或是維持獨生女。
韓國家庭觀念其實在外界很多誤會,認為韓國男生大男人主義盛行,男生不做家事只愛喝酒應酬。但深入在這個社會內會發現到其實真正的女王才是那些全職韓國媽媽。
為何會這樣說讓我具體講幾個實例
第一:🎎 一旦韓國夫妻結婚後,真的就是按照聖經創世紀的理論,男人離開父母與妻子結合。
年輕一代韓國夫妻 他們一旦結婚會馬上組成兩人小家庭,搬離婆家越遠越好的地方有獨立家庭,過年過節會到婆家住一個晚上的媳婦已經是好孝順的媳婦了。婆婆公公不能再沒媳婦允許下擅自到兒子家裡。
第二:結婚後 夫妻結合成為一體,財產也是馬上結為一體,透明公開化,會協議由其中一方管理金流,通常都是交給太太管理。但身邊也有極少數不會管財的韓國太太就是把管理權讓給老公。另一方只每個月領零用金,行情價在韓國上班族內的男生們,我做過市場調查,平均是男生每個月領台幣約5000元的金額。這個金額需要供應自己一個月的餐點咖啡加上抽煙零用金。
經濟大權掌握在太太手上。韓國太太可以過著全職媽媽生活,接送孩子,參加各式各樣媽媽聚會。打扮穿戴漂亮跟朋友聚會喝咖啡。👗👜👠
另外韓國平均在24~30會想結婚的都會在這個年紀帶結婚比例高,所以嬰兒出生的時候分布在26~32歲爸爸媽媽們都很年輕,體力好。
第三:新世代夫妻通常家事一起分擔,老公們都會協助家裡的大小家事🧹。並不是翹腳在家當賺錢大爺,反而有點像是一個家的家僕。
但反觀台灣的全職媽媽,要真的物欲很低的婦女才能夠持續在家當全職媽媽。
以上是淺談,大家可能會無感,但是慢慢沉澱被教育社會體制教導的這個時代,想想一個珍貴生命的到來,在養育階段,媽媽其實是最溫暖最合適的照顧者,讓孩子們回歸媽媽懷抱,回想下媽媽在家養育自己的快樂童年。
跟幾位韓國年輕太太聊天後她們通常會問我,那華人社會下女生目前的生活婚姻條件下是有需要結婚的意義嗎?賺錢家用,養育兒女,家庭雜事全是結婚婦女一手包辦。這樣結婚的意義是?
我回她們:周遭選擇單身的朋友也是不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